相信大家都對寄生上流這部片不陌生吧,這部片可以說是2019最佳電影的代表作。
當時即使是沒看過這部片也一定聽過這部片,除了新聞媒體的爭相報導,廣告文宣也紛紛跟上潮流採用「寄生」梗。各個影評人也紛紛釋出許多解析和探討其中含意的影片,這部片也獲獎無數,一舉拿下奧斯卡的眾多大獎成為亞洲電影的先例及典範,第一個獲得這麼多外媒關注和討論的亞洲電影。
雖然早已久仰大名但這部片一直到今年我才有時間看
以下是我個人的觀看心得,與其說是心得 不如說是我對貧富差距這個議題的看法。
老實說我通常在看這種熱門大片時通常不會抱有過多的期望,一方面是因為在觀看前就常常被身旁的人亦或是網路上的標題提前劇透,進而影響觀看品質,又或者是抱著過多的期待來看熱門片換來的感想卻是蛤?就這樣喔? 常常看完後覺得好看歸好看但若要稱是神片著實過譽了。
由於常常看完後的失落感大於期待所以當初在網路上看到這部片的時候本來就是抱持著看一下這部片究竟在紅什麼的心態看的,
然而這部片觀看後的體驗卻是大於我原先期待的,雖然早就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評價及故事大綱,但實際看過後還是會對裡面的劇情走向感到錯愕及驚訝,電影中有很多出乎預料的情節和走向,讓觀眾摸不著頭緒的作品往往會帶來更多的情感衝擊。
導演在電影中藏有許多小彩蛋,對於階級的刻畫透過種種暗示及象徵性的手法帶入情節裡應該是這部片會這麼成功的原因之一,除了一些明顯象徵階級落差的畫面外也透過一些抽象的隱喻來表達,像是電影中透過氣味、半地下和山坡上的住宅、石頭等來暗示階級的不同。
在看過這部電影在網路上的一些評價後我覺得還蠻有趣的,有人認為這是一部成功的電影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部有著滿滿Bug的電影,有一半的人認為這是一部仇富的電影另一半的人認為這是部仇貧的電影,也有人認為金家四口其實情有可原也有人認為這樣的行為就是罪不可赦的。
我覺得這就是這部電影有趣且值得仔細品味的地方,先不管電影內容如何,這部片最廣受討論的「階級」議題也是使其聲名大噪的原因,觀看的人會由於自身不同的成長背景不同的價值觀而產生出不同的評論和感想,生活在不同環境的人們對於同個議題本來就會有不同的看法,有錢人可能會認為金爸就是出於自卑及自私才會殺死朴社長,而對這個資本主義時代感到不滿的人可能會認為金爸會殺朴社長是因為遭受歧視和不平等,基於對社會底層無法翻身的失望而痛下殺手。
可見光是一個議題因階級的不同就有可能引生出不同的見解,更何況這個時代有這麼多的問題是沒有所謂的對與錯,也沒有一個標準一致的答案,因此事情的答案往往會由資源多的一方又或是傾向多數人的聲音來決定,較弱勢的一方往往就會被忽略。
二分化使這個社會更加的分裂,階級鬥爭更加的拉大,非美即醜、非黑即白、非贏即輸。
二分法在M型化的社會下更加明確,像是透過學歷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擁有成功的入場券,長得好看可能更容易成功,儘管不是透過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人們也往往透過無形的比較來區分階級的高低。
「不是善良又有錢,是因為有錢才善良的。若我也這樣有錢,我也可以這麼善良。」是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一段話,雖然不能說百分之百的同意這段話,但我大致上同意這段話,雖然也有很多狡猾奸詐的有錢人,但確實有錢人家的孩子不會有太多金錢上的煩惱自然與世無爭顯且善良的比例就比較高,沒錢的人就必須錙銖必較才能在這個險惡的社會下存活,有錢人就算不是真的善良也有本錢「假裝善良」來獲取社會美名,像是透過捐錢和慈善活動來換取善良的封號。
除此之外我也發現在貧富差距的社會下「有錢的人才有笨的權力,沒錢的人若笨就只能等死。」
俗稱的富二代之中有才華洋溢利用資源獲取更多成就的,同時當中也有所謂的紈褲子弟整天只知道玩樂對於生活完全不知進取的,但 那又如何?他們依然過的比大多數的人還要好,你也不必急著嘲笑他們富不過三代,因為現實生活中他們的財富確實夠他們揮霍不止三代了,因為資本主義的窘狀就是資源就是掌握在那少數人之中,即便他們什麼都不做。
但沒錢的人就不一樣了,往往有錢人才有選擇聰明與否的權利,因為不管選擇哪一項他們都餓不死,可是情況反過來可就不一樣了,普通的人如果在生活上不知進取,在職場上不學聰明一點就只有被欺負或餓死的份,雖然聰明不見得
就能翻身成功,但若不聰明就只能繼續階級複製下去,很不公平對吧,但同時也很現實。
這就是資本主義有趣又矛盾的地方,不同的國情也會賦予資本主義不同的面貌,資本主義的高牆沒有這麼容易被推倒但或許比起抱怨學會如何在現況下生存下去比較重要,不斷增進自我、學會創新、搶發先機,即使付出了這些努力也擠不上金字塔頂端,但至少不要讓自己被淘汰,既然無法攻下王城那麼起碼也要攻下王城周圍的領土。